设立目标的SMART原则

设立目标,一定要遵循SMART原则,什么是SMART原则?

S:Specific,明确的,具体的

比如刚才提到的目标「我的目标是要幸福」

这个目标本身没有错,只是办不到而已,因为幸福的定义不明确,所以不知道该做什么才能达成。那怎么办呢?

你想要幸福,就一定要有所行动,因此,你可以把这个目标用清晰明确的行动指引来替代。

比如:我的目标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有一个爱自己的老公,每周能一起去看次电影,每年去旅行一次。

M:Measurable,可衡量的

目标是否达成,需要可以被衡量,比如你说「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客户满意」

那么怎么样才算满意呢?

这个无法衡量。

你需要加上一组数据维度,比如说「用户好评分,在9.5分以上」,这样就能衡量是否达成了。

A: Achievable,(自力)可达到的

你不能定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,比如前面说的唱歌的例子,那个目标是不错,但是从五音不全,到成为歌星,这个目标离你的现状太远,遥不可及,你几乎不可能在1年之内实现。

你可以先定一个可实现的小目标,比如参加唱歌培训班,并通过毕业考试。然后在K歌软件上上传翻唱录音,获得100个粉丝,100个点赞。

如果这个目标能达成,再定一个远一些的目标,就会比较靠谱。不然就会因为目标距离太远,而让自己始终处在焦虑的状态,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改善…

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,目标的达成,一定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控制的过程,而不能把目标达成与否寄托在他人或者你不可控的事情上。

比如,目标定为「下半年能够升职」,或者是「他能更喜欢我」,这些你不能控制,因为决定权在对方,你可以改成「连续两个月达到团队业绩第一名」、「提升自己对他的吸引力」…

R:Rewarding,完成后有满足感的

不能设定太远的目标,那我就设定一个「近一些的,容易实现的」目标可不可以呢?

那你就需要衡量,当你完成这个目标的时候,是否能够满足你的存在感知层?

太近、太容易的目标,即便完成,你也不会有愉悦感和满足感,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目标,会让你在过程中失去对它的渴求,也就没有了动力。

T:Time-bound,有时间限制的

一定得有时间限制,不然任何目标都没有意义,比如「我的目标是赚100万」,那是准备多久达到呢?1个月?1年?10年?还是50年?

不同的时间限制,会导致你思考的方式、制定的计划完全不同。如果没有时间限制,这个目标就会成为一句口号,起不到任何作用。

注意:区分目标和手段

除了目标要遵循「SMART原则」外,你还得注意区分目标和手段…

我们使用方法A来达成目标B,但往往在过程中,却把A本身当成了目标,这是怎么回事?

就比如读书这件事,你定了一个目标,一年要读50本书。

然后呢,具体要看什么书?

历史?商业?还是文学?找不到方向…

年中的时候,发现才读了10本书,下半年就开始奋起直追。

到了年底,终于读完了50本书了,然后呢?

好像也没学到什么,读完这50本书能干吗呢?

还是一脸迷茫…

为什么会这样?

那是因为,读书是手段,并不是目的。

你不应该问:“读书是为了什么?”

而是要问:“为了什么,我们需要读书?”

可能是为了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;
可能是为了要写一篇学术论文;
也可能是为了要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…
这样的读书,才能有效果。

读书,是让你达成某个目标的手段, 但我们却常常把它当成了目标本身。

再比如,有两个人在图书馆争吵:

一个人要关窗,一个人要开窗,两个人争吵不休…

图书馆馆长走了过来,分别问他们,为什么要开关窗啊?

其中一人说:我要开窗,是因为天气太热了,想要透透气,吹吹风;
另一个人说:我要关窗,是因为外面噪音太大了,影响我专心看书;
结果,馆长把窗户关上,拿来了电风扇,两个人的问题就都解决了。

关不关窗是手段,开/关窗后想要达到的结果才是目的。在不伤害其他人的情况下,别纠结手段,达到目的即可。

关于这一点,在谈判中也比较常见:

谈判中的双方,经常就某一价格问题,彼此僵持,一个要更便宜些,一个死活不降价,怎么办?

那就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。

我们要降价,对方不肯降价,可能都是为了要达到彼此公司能有更高利润的目的。那么,你谈判的焦点,就应该放在如何帮助对方提高利润上,而不要局限于眼前这个产品的价格上。

比如,你们公司的网站流量很大,那么你就可以和对方说,价格我们给不了更多了,但是可以让你们公司的广告免费出现在我们的网站上,我们网站的流量非常高,这能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你们,提高你们品牌的知名度。

这样,你能用低价购入对方的产品,对方也能通过你的网站提升自己的总收益,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。

以上这些,就是因为目标的错误,而导致的问题。

所以,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,第一步应该先检查一下的,你的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?你是否把手段本身当成了目标?

目标不对,什么都不对!